跳绳最快能到什么速度?陆埠镇第二小学(以下简称陆埠二小)的学生给出了答案:30秒220下。这意味着每秒钟能跳7.3下,甩绳速度快到你连绳子都看不见。
陆埠二小成立于2013年,是一所外来务工子弟学校,在这里融合了19个省份15个民族的孩子们。而跳绳,让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孩子们有了一个共同的舞台。
花样竹节绳 舞出多彩生活
在百度搜索打上陆埠二小,出现的第一个词条就是“陆埠二小跳绳队”。
校长徐耀辉介绍,现在绳特色已深深融入校园文化特色。
谈起选择开展跳绳这个项目,徐耀辉说就是因为方便。“跳绳对场地要求低、器材简单、入门快,对于山区小学来说是个好选择。尤其,学生们也喜欢。”
2015年,该校开始开展花样跳绳项目。校队教练鲁泽军介绍,第一批队员是通过自愿报名,体育老师再从中选拔出一些学习成绩优异、协调性好、爆发力强的学生。“训练早晚两次,都是利用学生课余的时间。”因为开展效果好,2016年9月,跳绳被列入校本课程。“我们专门制定了实施方案,将大课间操的广播体操改编成以跳绳为主、广播操为辅的新型大课间操,此举也得到了上级教育管理部门的充分肯定,并在全市推广。”
在确保每个学生参与花样跳绳的基础上,该校又从各个班级中选拔了一些运动水平较好的学生,成立了花样跳绳社团。目前,全校共有3个社团,每个社团有30-40名学生。学生们学习高难度的花样跳法,体育老师更是自编了一个大型表演节目,多次参加市、镇、村的文艺演出活动。“我们还参加了杭州亚运会推广活动的表演。”
跳绳给该校学生带来的改变直观可见,尤其是体质健康提升。“前段时间的体质监测中,余姚30几个学校中我们排名第一。”徐耀辉说,跳绳作为加分项最多可以加20分,学生们平均可加10来分,因此总分最高的学生能超过110分。
细细钢丝绳 跳出国家速度
如果说花样跳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跳绳的乐趣,那么速度赛的孩子堪称是精英选手。
近几年来,该校共有8人夺得过23个全国冠军;校纪录更维持在惊人的30秒220下,3分钟1088下。
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日积月累的训练。徐耀辉说,为了减轻阻力,速度赛的选手用的都是钢丝绳,轻则轻,但甩到腿上的滋味可不好受。“夏天训练时,往往腿上会被打出细细的血丝,但没有一个孩子因此退缩。”
跳绳成绩出色的学生,学习成绩同样也不会差。鲁泽军说,现在五年级的土家族女孩贾雅姿拿了6个全国冠军,是校三好学生,同是土家族的向熹瑶拿过5个全国冠军,已经毕业的他在初中成绩也排名年级前三。“会跳绳的孩子都善于动脑子,文化课自然也不会差。”
以绳为媒 串起心手相连
19个省份15个民族,全校1161名学生都是新余姚人,少数民族的孩子占46%。如何让孩子们更有归属感,该校也做足了文章。
该校将绳元素和民族元素相结合,融入到校园的各个角落。比如一楼用绳编的地图,五湖四海指向同一个地方——陆埠二小;楼道边用绳编织的民族画;制作了绳娃吉祥物“小陆”和“阿埠”;教学楼的墙壁上也挂满了师生自己创作的麻绳手工制品……绳的影子无处不在。
该校还建起了“童心缘”民族融合馆,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感受民族文化。特别是首届“绳童杯”民俗游戏节暨校园吉尼斯挑战赛,身着各民族服饰的小“绳童”和家长们,有的披红坎肩,有的腰系绣花短围裙,有的头戴羽冠、脚穿布鞋,苗童毽趣、维吾尔族达瓦孜、高山族抓泥鳅等20多个游戏项目,让孩子们尽情享受校园“最炫民族风”。“很多孩子平时也没有机会穿自己民族的服饰,学校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。”
“我们要深入挖掘跳绳活动的内涵,以绳文化引领学校、学生的全面发展,实现体育之绳向德育之绳、智育之绳、美育之绳、心育之绳的转变。”徐耀辉说,学校从跳绳中总结提炼出“快乐、坚韧、协作、包容”的校风,将持续三届的绳艺节打造成校园文化品牌。
(来源:体坛报 记者 张莺 编辑:罗佳超)
![]() |